• 当前钢价走势之我见
  • 发布时间:2014/9/24 8:20:07 来源:中国管件信息网-弯头,管件,接头,三通,法兰,封头,异径管,弯管信息中心
  •      即将进入9月,一方面是钢厂加大合同组织,随行就市的补贴政策,谨慎调价给8月前期看涨的热情降了下温,另一方面,节节攀升的股市也进入了震荡整理的区间,在短短一周内,期钢主力合约跌破3000大关,直冲2900,月跌幅近10%,究竟是什么样的重大变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钢价再次掉头,在热闹的时间要冷静,在萧条的时间要积极,下面笔者结合当前的最新形势变化为大家对钢价走势作些浅显的分析,期望能对大家的贸易操作有所帮助.

    钢厂毛利上升导致成本支撑坍塌

        过去几年由于铁矿石价格上涨,再加上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钢铁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一年比一年差。不过,从今年开始,影响钢铁企业的部分因素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2014年是钢铁企业分化的一年,经历今年的洗礼,国内钢厂的平均毛利率将会走好。

    今年以来我国钢铁产能压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在化解过剩产能政策指导下,相当一部分闲置储备产能已经被清除出市场;另一方面,市场化淘汰机制也在发力,银行收紧融资链条,一些钢厂因资金链断裂而被淘汰出局。

      以往唐山地区高炉的开工率始终处于满负荷状态,今年虽然钢铁行业利润更加丰厚,但当地的钢厂开工率始终无法上行至往年水平,大量企业因为现金流枯竭无法重启产能。笃慧介绍称。

      在行政化、市场化双重去产能驱动下,今年钢铁产能实际增长非常有限,预计增幅将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我国钢铁新增产能为2710万吨,但是今年新增产能与淘汰的产能对冲后,今年钢铁行业新增产能可能还会负增长。

      与钢铁产能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铁矿石的产能还处于释放中。目前钢铁产业链利润正在从矿山向钢厂转移,原料贸易商今年亏损是比较严重的,后期钢厂的利润有望进一步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钢厂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改善,但两极分化趋势也在加剧。据介绍,目前部分钢厂由于资金问题,已经没有资金采购原料,为了增加流动性,一些钢厂甚至把钢材抵押给下游,整个行业的分化趋于明显。

      目前钢厂生产正在分化,有能力的钢厂都是满负荷生产,但是部分民营钢厂受制于资金压力,或是停产,或是减产,局部地区供给出现阶段性收缩,这对钢材价格具有一定支撑作用。但是也加大的钢价的波动性,部分有实力的大型钢厂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举动引起其他钢厂的跌价抢合同的对抗.

      不过,在本人看来,钢铁生产企业出现两极分化,民营钢厂输在了起跑线上。银行抽贷,民营钢厂只能高成本融资,从市场化渠道融资,民营钢厂的资金成本要比国有钢厂高一倍左右,吨钢财务成本高出约70元。

      差异化政策已经对国有、民营钢厂成本造成了实质性影响,这将导致国有钢厂的市场及利润份额将继续扩张,而民营中小型钢厂的产能将进一步受到压制。钢厂目前处于有利地位,一方面利用有利时机加大产能释放,挤占中小钢厂的市场,为即将到来的兼并重组作准备,另一方面,依靠向上游要效益的策略,挤压生产成本,控制采购数量等手段,将降价压力转移到上游铁矿石,焦炭等行业去.

       从整个宏观面看,由于近期工业品和农产品都处于低位,四季度将有反弹,导致PPI将逐月走高,市场通胀预期即将再起,而市场一直存在的通胀预期也是这次钢价反弹的重要原因,在通缩其实已经明显存在的情况下,钢材作为重要的资源性产品,其市场价格不可能再次出现大幅下挫,而这次价格调整一方面是由于前期钢价上涨过快,其间换手不充分,库存基础不牢固,另一方面是突发的经济数据不佳,对市场心态造成深重打击,顺势洗盘的操作思路成为市场共识,加之20号以后至月底正好是贸易商的集中付款订货日期,多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本次钢材市场价格调整.

    需求不振直接压低钢价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粗钢产能为110622万吨。根据中国钢铁工业统计年报,2013年粗钢产量为82199万吨。照此估算,全国产能利用率为74.3%。另外,据钢铁协会统计,钢铁协会会员企业的粗钢产能为84293万吨,实际钢产量为66382万吨,会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8.75%;非会员企业的粗钢产能为26329万吨,实际产量为15817万吨,非会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为60%。

    上半年我国粗钢(折合量)累计表观消费量为3.76亿吨,同比仅增长0.4%,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没有增加。考虑到现在钢贸环节的“蓄水池”作用减弱,社会库存大幅下降,上半年我国粗钢实际消费量可能略高于这一数字,但整体而言,国内粗钢需求增长乏力,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1.2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与投资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下滑明显,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土地购置费的房地产开发投资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回落12.6个百分点。特别是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1.57亿平方米,降幅为16.4%。由此带来建筑类钢材的需求增速明显下滑。上半年全国钢筋表观消费量为1.07亿吨,同比增长10.82%,增速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盘条表观消费量7110万吨,同比增长4.21%,增速同比下降3.35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量1178万辆,同比增长9.6%,同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汽车板产量1063万吨,同比增长10.6%。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钢铁企业也加大了汽车板生产线的投资。据协会初步调查统计,今年上半年投产和正在建设的冷轧和镀锌汽车用钢生产线达12条之多,产品多数定位于高端汽车板。家电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多增幅缩小或负增长,因此家电行业钢材需求增长并不明显。

    造船行业在连续两年低迷后,今年出现复苏迹象。尽管上半年造船完工量同比下滑15.4%,但新承接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78.2%,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39.5%。船厂持单量增长,特别是新船开工增加,拉动了船板需求的大幅回升,但距离历史最好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造船板产量637万吨,同比增长43.8%,其中高强船板产量323万吨,同比增长56.2%。

    今年上半年进口钢材均价每吨1248美元,同比增长4.25%;出口钢材均价每吨793美元,同比下降9.1%。出口钢材价格下跌,既与原燃料价格下降、国内钢价持续走低有关,也与出口产品结构及企业无序竞争等因素相关。今年含微量合金钢材占出口总量比例从2012-2013年的45%-48%上升至51%-53%,含微量合金钢材出口增长占出口总增量的65%左右,出口仅依靠退税获得微薄利润。表明我国出口钢材的结构不仅没有优化,反而劣化。由于钢材低价大量出口,导致贸易摩擦增多,目前正在调查中的案件共12起,按照上半年出口数量计算,如果这些案件终裁征收较高税率,约有200万吨钢材出口将受到影响。

    从需求端来看,汽车、建筑、家电、机械等钢铁下游行业经历了2-3个月的原料去库存后,7月份开始逐步启动了原料补库存行为;与此同时,伴随钢价上涨预期的增强,贸易商也开始重建库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钢材的需求变化,但是由于贸易商作用的减退,一旦下游补库存周期结束,钢材市场价格又重回下降通道。

    反观钢厂对目前行情的判断,从近期钢厂的九月调价动向来看,基本都是以平盘或者跌价为主,以跟随市场走势为主,没有稳定价格的意愿.历史上,往往是钢厂出厂价格大幅下跌意味着现货价格涨势将告一段落,因为钢厂的调价一般都滞后于市场价格变化,在钢价持续下跌的过程中,钢厂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通过前期小跌后期补跌的手段从贸易商身上转移利润,而贸易商的抛售库存减少订货的对抗措施又加大了钢价的跌幅..

    而这次钢厂九月的调价比较温和,由于近期出口加大,各厂都有大量外贸订单需要消化,没有大幅跌价的欲望,一方面,目前钢厂现金流比较充足,也没有必要降价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钢厂合理的订货政策将吸引贸易商的合同订货,分担钢厂压力,一旦出现行情大涨的情况,钢厂可以通过打折供货和二次结算等手段分享利润.而这次钢厂的暧昧态度或许将使行情走稳,短期内一旦调整到位,将立即展开反弹.

    九月钢价走势大预测

    从供需层面看,由于最近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出于政府“灾民入冬前有房住”的承诺,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暂时告一段落后,各地灾后重建将大规模展开,钢材消费特别是低端的螺纹钢线材以及中板消费数量将大幅增长,而上半年减产的重点就是螺纹钢线材,在这样的供需情况变化下,9月初,如无重大政策变化,螺纹钢等建材类钢材将止跌企稳,逐步反弹。而板材类产能由于近期库存又开始增长,需求还是维持前期低迷的状态,短期内还将跟随螺纹钢的价格而动,无法走出独立的行情。

    另一个影响九月钢价的重要因素,如按照目前的市场钢价和贸易商的订货价格比较,几乎所有钢厂订货的贸易商都是亏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贸易商只有和钢厂一起维稳钢价才是唯一的选择,贸易商和钢厂的不谋而合将在九月钢价上有所体现。如果对于八月订货的贸易商,钢厂无法补差到贸易商满意的地步,九月钢价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

    四季度国内经济走势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但仍承受下行压力。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发挥作用,钢材需求会保持一定增长,特别是加快西部铁路建设对钢材消费会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从整体看,钢材需求增幅依然有限。钢铁产量受产能过剩影响,难有大的回落,预计今年全年粗钢产量增长3%左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状况,不会有明显的改观,“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的行业运行态势仍将持续。